蟋蟀銷量大增?!2019年舌尖上的地球流行這些美食?
對健康有益的都能吃
“我們要吃得更健康,而不僅僅只是填飽肚子。” 食品與健康趨勢算是老生常談了。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身邊出現(xiàn)越來越多酸奶品牌?這是因為很多人在乎起自己的消化健康了,預計2019年這個市場的銷售額將超過49億美元。各種標著含有益生菌的食品非常熱銷,甚至連麥片、能量棒都添加了益生菌。
除了消化健康,人們還癡迷于大腦健康,而益智藥成為了首選,甚至有人開始吃起了蒲公英、墨西哥山藥等獨特的食材;中國人更喜歡吃腦補腦。到2024年,大腦健康市場的價值預計將達到116億美元。
此外,許多人想通過吃東西來讓頭發(fā)更閃亮,皮膚更光滑。別說你沒這么想!在中國,好多怕胖的女孩子卻開始吃起了豬腳、豬皮、阿膠...只因為富含膠原蛋白,可能還有因為嘴饞。
只要是好的蛋白質,蟋蟀?不在怕的
根據(j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自2014年以來,牛肉、雞肉、豬肉等肉類的消費量一直在穩(wěn)步上升,并在2018年達到歷史新高,預計這種需求將持續(xù)到2019年。
除了這些普通食物的蛋白質,小編不能理解的是蟋蟀和海藻等富含高質量蛋白質食品的需求預計將在2019年擴大?!到2023年,僅北美地區(qū)的昆蟲食品市場就有望從2018年的4410萬美元增至1.539億美元。中國有很多地區(qū)一直以來也有吃昆蟲的習慣,如炒蠶蛹;另外已經(jīng)有公司用蠶蛹等昆蟲開發(fā)出多種保健食品,如蠶蛹蛋白粉、蠶蛹餅干等。越來越多人對于高質量蛋白的需求將促進昆蟲需求量的增加。
還有更多人在嘗試食用更多的植物性食品,這也預示著植物性蛋白質的新世界正在不斷發(fā)展。例如,素食漢堡已經(jīng)在全球流行,因為植物性蛋白質的口味逐漸改善,像豌豆、蠶豆和大米蛋白;還有很多人都喜歡的辣條。
深受歡迎的“好”脂肪
由于國外的生酮飲食、原始人飲食法等國外流行飲食法進入中國后,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還有中國消費者心態(tài)的轉變,因此脂肪成為創(chuàng)意、方便食品的主要成分。像椰子油、橄欖油、牛油果、堅果等被視為富含“好脂肪”--不飽和脂肪酸的食品越來越受歡迎,例如中國2018年牛油果進口量已經(jīng)超過3萬噸。預計2019年越來越多人將會購買富含“好脂肪”的食品。

繼續(xù)低糖、減糖,用甜味劑制造甜蜜
大家距離上次喝可樂有多久了?小編可是好幾個星期都沒有碰過了。事實上,2018年的“低糖”、“減糖”蔓延之勢仍在繼續(xù),許多人都有意減少甚至完全避免額外糖的食用,或者尋找天然甜味劑產(chǎn)品,比如零度可樂或零卡雪碧。研究表明,近50%的消費者表示他們計劃攝取更少的糖。
更多人對低糖和天然甜味劑的需求,將在2019年繼續(xù)引領新產(chǎn)品開發(fā)方向。很多產(chǎn)品已經(jīng)以此為噱頭,開始標明產(chǎn)品甜味來自純天然植物水果,并無額外添加糖,如各種鮮榨果汁飲品。
看完這些,是不是對2019年有了許多期待?那么,新的一年讓我們用舌尖一起迎接更多的美食吧!
文章來源:F2C進口食品平臺